为什么奥运冠军都爱咬金牌?
随着奥运会的顺利进行,越来越多的奖牌被运动员收入囊中。很多运动员拿到金牌都要咬一咬,“咬金牌”似乎逐渐成为领奖台上的时髦行为。
乍一看,金牌是不是特别像小时候吃的金币巧克力,总让人有一种尝一尝的冲动。
然而,金牌真的好吃吗?
自然不是。
就在几天前,东京奥运会组委会还通过社交媒体提醒运动员,“本届奥运会奖牌不可食用,运动员没必要咬奖牌!因为,奖牌是由日本公众捐赠的电子设备回收材料制成的。”
那么运动员为什么如此偏爱咬金牌的动作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咬了就是我的
有一种说法是运动员们“咬金牌”是为了验证金牌是不是真金的。
确实,在古代,金子作为一种流通货币是极为重要的,人们在交易时通常“咬一下”来验证是不是真的,如果咬一口带牙印儿,那就是真金。
事实上,如今的奥运会金牌并非是由纯金打造的,而是镀金的。只有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之前,金牌才是用24克纯金打造的,一块金牌的成本大概是16美元。之后随着金价上涨,为了节约成本,奥运会金牌就都做成镀金了。其实,运动员自身也非常清楚金牌并非真金。
所以,这种说法似乎站不稳脚跟。与其说咬金牌是为了验证真金,倒不如说是在宣誓主权——“金牌是我的”。
运动员为了比赛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获得金牌后为了表示自己的独占权,即金牌是我的,冠军是我的,通俗的说法就是“咬了就是我的”。
生物进化论思想认为人类由古猿演化而来,与其他动物相对比可以发现,人类在许多方面尚未脱离动物本能。
“咬”这个动作寓意着一种野性的生物本能的回归,当狮子捕猎时,也是用咬的。
“咬金牌”与动物的标记行为很是相似,通过化学的、听觉的和视觉的行为来宣告领地范围,比如许多蛙、鸟类和某些哺乳动物能用叫声来标记它们的领地、色彩鲜艳的雄性蜻蜒会在自己领地的周围作花哨的飞行。
这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小孩们为了争夺零食,便先下口为强,认为带上自己牙印儿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咬到就是赚到,咬了就是我的。
当自己付出的努力终于收获了佳绩,运动员无疑是高兴、激动、兴奋的,所有的情绪在“咬金牌”的那一刻被充分释放,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口腔常常是人们最直接的感官体验,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期的第一阶段定义为“口唇期”,他在《性学三论》中指出,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咽等活动获得满足,婴儿的快乐也多得自口腔活动。
“咬”这个动作也是如此,想要尝尝“冠军的滋味”,亲吻是远远不够的,那就咬一咬吧!
咬金牌成为一场集体狂欢
据传,奥运赛场上第一个咬金牌的运动员是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获得金牌的一位美国游泳运动员,极有可能是当年获得了三枚金牌的 Rick Carey。
当时,获得冠军的他兴奋地将金牌放在口中,并使劲儿地咬了一口,这个场景被在场的摄影师抓拍到了,随之成为奥运会上的经典趣闻。
有说法指出运动员之所以咬金牌是因为这个动作非常受摄影师喜爱。
国际奥林匹克历史学家协会主席、《奥运大全》的合著者戴维·沃利金斯基在2012年接受CNN采访时说:“这已成为摄影师痴迷的拍照造型,我觉得他们把这看作一种标志性的镜头,认为这样的照片会比较受欢迎。”
然而,如果仅仅因为摄影师喜爱就促成了这一行为的流行,多少有些牵强。不过,摄影师确实在推波助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不仅摄影师鼓励运动员这样做,并且这样极具野性的动作,迎合了新闻传播的优势,很容易抓人眼球,成为头版头条选用的照片。所以,我们看到的领奖照片几乎都是运动员在“咬金牌”,这当然也存在幸存者偏差的效果。
除了摄影师的推动作用,运动员本人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咬金牌成为一种潮流,不咬反而成为另类。
当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可能手足无措时,想起其他的运动员咬金牌,他就可能也咬了。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还会有无数个,这是模仿,也是从众。
可能运动员私下不会做这样的动作,但是在当时的情境下,他会。
《乌合之众》一书中写道:
“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有很多……有一个事实是他们变成了一个群体,相应地就会产生一种集体心理,这种集体心理使得他们的感情和思想行为变得同自己单独一个人时有很大的不同。”
获奖的运动员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构成一种心理群体,群体成员倾向于与其他成员保持行为和信念的一致,这样既可以取得群体对他的认可,获得归属感,又可以在拿不定主意时模仿他人,获得安全感。
其实,抛开金牌的物质价值,更重要的依然是它的精神价值,它是作为一种胜利的象征,是对运动员战胜人类身体极限的拼搏精神的嘉奖与鼓励,是胜利的符号有形物。
咬金牌也寓意着人类战胜了自然的极限,这种力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这种行为也成为一种神秘的仪式,携带着人类对竞争、挑战、胜利的信仰。
这场由运动员、观众和摄影师共同制造的热闹的仪式狂欢,愈演愈烈,成为潮流,人人都陷入其中。
正如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所道:
“只要集体欢腾一开始,一切就都改变了……任何有点重要性的事件,都可能促使他完全出离自身。要是有了好消息会怎么样?那就立刻化为狂欢……集中行动本身就是一种格外强烈的兴奋剂。”
在这场庆祝胜利的集体狂欢中,咬金牌或者类似的撕衣服、全场飞奔等举动也就不觉得突兀了。
咬金牌作为一种互动仪式
运动员咬金牌的动作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为了咬给观众看。
在短暂的颁奖过程中,运动员没有发言的机会,那他如何与观众互动,如何让观众也感受到喜悦的心情呢?
当然这里说的观众既包括在现场的,也包括不在现场收看转播的。而咬金牌这个举动无疑是最佳的选择,不仅表达出自己的激动,还通过这种戏剧化的夸张表演吸引观众,与观众展开互动。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金牌是咬给别人看的,运动员也是演员。
《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一书指出:
“当一个人在扮演一种角色时,他必定期待着观众们认真对待自己在他们面前所建立起来的表演印象。他想要他们相信,他们眼前的这个角色确实具他要扮演的那个角色本身具有的品性。”
在赛场中,运动员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持续面对观众的过程中,他所有的表现都会对观众产生某些影响。
他的“外表”——整齐的运动服,昂扬的斗志,随时会告诉我们他是一位时刻准备着的运动员战士,他的“举止”——咬金牌的动作,显示出他是竞技者,也是引领者,有属于他个人的骄傲。
外表和举止的一致性共同营造出符合观众要求的理想化的运动员形象,严肃认真又不失活泼,光环加身却如此亲近。
其实,体育比赛也是一场仪式,人为地设计产生戏剧性紧张和胜利的情境;得分与排列得分的规则多年来反复修改,目的在于使其成为“更好的比赛”。
虽然比赛公开的意图是依据竞赛规则或展示运动技巧去获得胜利,但“更好的比赛”却意味着能提供更多的产生集体情感的瞬间。
比赛把一群人聚集成一个共同体,没有其他相关的事,也没有其他目的,只是体验仪式情感本身的高潮。人们观看比赛,首要的是去体验一场成功的仪式。
“人们见证比赛的动机,首要的是想去体验一场非常成功的仪式:仪式之所以成功是由于它经过了精心的构想,尤其是强烈情感的释放是处于这样的场景中的,即当观众聚精会神地观看比赛时,情感可以通过身体的互动而放大。”
——《互动仪式链》
仪式中强烈情感的释放,尤其是颁奖过程,成为情绪释放的高潮,这种情感的链接,这种感同身受产生团结的时刻。当我们观看比赛时,是激动万分的,当我们看到自己国家的运动员站上领奖台,是骄傲的,当看到他们咬金牌的时候也是兴奋的。“咬金牌”的简单举动成功将这场仪式完美地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如今,“咬金牌”的仪式已经不限于奥运会了,世锦赛、亚运会、全运会等各大赛场都有运动员如此,更有甚者,不咬金牌,咬奖杯。
作者:一从
编辑:天南
你可能还喜欢: